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協商無共識 金門翻船案成兩岸面子之爭?

2024年2月28日

金門翻船案延燒,中國國台辦28日批評台灣官員「冷血」,中方「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利,一切後果由台灣承擔」。與此同時,台灣海巡及中國代表持續在金門協商,但在台方是否應公開道歉一事上,仍無共識。

https://p.dw.com/p/4cxrl
圖為今年2月14日中國漁船為躲避台灣海巡追緝翻覆畫面
圖為今年2月14日中國漁船為躲避台灣海巡追緝翻覆畫面圖片來源: Taiwan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via 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度談到中國漁船翻船案,公開點名台灣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極為冷血、為人不齒」。

朱鳳蓮稱,管碧玲把處理「214惡性撞船事件」當成「個人政治表演」,「隱瞞真相、推諉卸責、謊話連篇。不僅對遇難者沒有一句道歉,還對善後工作不斷設置障礙」。

朱鳳蓮要求台方「盡快公佈事實真相、嚴懲相關責任人」,並強調「大陸方面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一切後果由台方承擔」。

不過,媒體追問如何評論台灣主張該艘中國漁船為「三無船舶」,朱鳳蓮則未直接回應,僅重申「搞清楚事件如何發生」,要求台方道歉並且停止抓扣中國漁船。

台灣海巡署則透過新聞稿表示,管碧玲在事發後第一時間就表達關心,各項督導指示均朝向「安頓亡靈、撫慰家屬」的方向努力;對案情的態度則是「不偏不倚,要求全面檢討」,指國台辦指控冷血一事並非事實。

延伸閱讀:金門翻船案升高兩岸衝突?學者:互有默契

此前管碧玲稱,金門翻船案發展至今,事件已從最初對於三無船舶「越界」的取締執法事件逐漸失焦,對於台灣政府不利的「假訊息」大量出現。同時,她也指出,台灣海巡人員在此案嚴正執法,但通報及蒐證作業上存在疏忽,導致案件發生後無法對社會與家屬有效釐清案情。

圖為台灣海巡署公務船停放於金門港口
圖為台灣海巡署公務船停放於金門港口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兩岸協商談不攏

事件發生後,台灣海巡官員及中國泉州紅十字會代表自23日起於金門進行多場閉門協商。

根據台媒報導,中方訴求包含領回遇難漁民遺體,以及遭台灣扣押的事發船隻,另外還要求台灣海巡公開道歉。不過台灣方面則認為,調查結果尚未出爐,加上事發地點為於台灣水域,若先道歉恐有損主權疑慮。

延伸閱讀:中國快艇金門翻覆致2死 台陸委會:執法無不當

雙邊協商期間,一度因為台方官員無預警返回台灣本島,傳出談判「破局」說。台灣《聯合報》稱,因台灣官員無法答應中方訴求,因此暫時返台向高層請示「協商底線」,隨後再回金門磋商,但對於究責認錯與公開道歉仍未有共識。

台灣當局於本月20日在金門為2名遇難中國漁民舉行法會
台灣當局於本月20日在金門為2名遇難中國漁民舉行法會圖片來源: Ann Wang/REUTERS

台國防部偵獲11艘次中國軍艦

台灣國防部28日公佈中國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顯示截自28日清晨6點為止,過去24小時內共偵獲11艘次中國軍艦。

金門翻船案後,中國海警宣佈常態化位於廈門及金門水域的執法巡查行動。25日公開福建海警位於金門水域展開編隊行動的畫面。

管碧玲27日也證實,5艘中國海警船於26日再度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儘管時間不長,但「政治意涵高」,指台灣不願接受中方試圖以「釣魚台模式」宣示主權。

客座評論:台海局勢今年或比預期的凶險

國台辦28日在記者會上也被問及,中國海警於本月19日登船臨檢一艘金門觀光船,造成遊客驚嚇和恐慌,恐傷及兩岸關係。朱鳳蓮回應:「福建海警在自家海域依法執行公務......執法文明、公開透明、無可厚非。」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