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研究:德國對華投資保持高位 "多樣化"尚未實現

2023年9月20日

儘管正在進行著一場對中國"去風險"的政策討論,一項研究顯示,德國對華直接投資仍十分強勁。

https://p.dw.com/p/4Wbdh
China Volkswagen-Werkshalle in Shangha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XinHua/Ding T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一項分析,今年頭半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達103億歐元。這與去年同期創紀錄的120億歐元相比,雖略有下滑,但仍是次高記錄。從2010年到2020年,這一數字最高也只是今年頭半年的一半,通常要少得多。

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表示,對華投資仍處於高位。德國對外直接投資中,對華投資的比重甚至攀升至16.4%。馬特斯說,如此大的比重是前所未有的。

2022年頭半年,對華投資在德國對外投資中所佔的比重還僅為11.6%。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這一比重僅為5.1%。相形之下,今年頭半年,德國對外投資總額明顯下滑,從去年同期的1040億歐元降至630億歐元。

馬特斯表示,總體而言,今年對華投資的趨勢仍保持強勁。對華投資的主要資金來自於在華賺取的利潤。

德國近四分之一直接投資流入亞洲

今年上半年,德國對其它亞洲地區的投資則約佔對外投資總額的近9%。馬特斯表示,這也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比重。但中國所佔的比重增幅更為顯著。他認為:"看來並未出現向中國以外拓展的多樣化,正相反,中國在亞洲地區的意義進一步增加。"

也有中國專家分析認為,部分原因是少數大型企業如大眾汽車和巴斯夫化工在加強對華投資,其餘企業則更加謹慎,尋求在亞洲其它地區實現多樣化。

馬特斯還指出,引人注意的是,德國直接投資近四分之一流向亞洲。

德國政府敦促經濟界在對華業務中實現"去風險",以避免關鍵行業的依賴性。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總理肖爾茨呼籲企業界拓寬供應鏈,加強與其它亞洲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合作。

什麼是脫鉤?什麼是去風險?

歐盟貿易專員即將訪華 或談及電動汽車補貼

與此同時,歐盟貿易專員多姆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即將訪華之際,歐盟在華商會表示,希望屆時雙方能談及歐中貿易不平衡的這一歷史問題。

下周一,來自拉脫維亞的歐盟貿易專員將在北京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舉行會晤。

歐盟商會主席埃斯克隆德(Jens Eskelund)預計,屆時雙方也將談及上周歐盟宣佈將對中國扶持電動汽車製造商展開調查。"我相信中國方面也會對歐盟提出許多問題。"歐盟指責中國通過國家補貼人為壓低了電動汽車的市場價格。

中國外交部周三表示,歐盟的措施違反了國際經貿準則。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歐盟方面應當認真傾聽業界呼聲,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搶攻歐洲市場 中國電動車成慕尼黑車展亮點

(路透社、德新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